乐鱼官网安全:基层反映:水上乐园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漏洞亟待填补
随着盛夏持续高温,水上乐园成为了人们消暑娱乐的热门选择。携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国内热门景区前十中,近50%为水上乐园类景区。然而,近年来水上乐园安全事故频发,给游客安全带来严重威胁,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水上乐园安全管理问题的广泛关注。截至2025年5月底,涉及“水上乐园”“人身损害赔偿”的司法文书已累计490篇,且每月持续新增。特别是,今年7月以来,杭州、惠州、重庆接连发生的水上乐园安全事故,导致数十名游客伤亡,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水上乐园安全管理问题的广泛关注,亟待重视并加以解决。
一是设施质量隐患丛生。目前,市场上涉水充气游乐设施没有统一的生产品质衡量准则,部分生产商为减少相关成本,使用劣质材料生产游乐设施,导致设施质量很难保证。一些充气水滑梯、戏水池等设施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破损、漏气等问题,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。如,2022年四川蓬溪县某水乐园的充气设施开业仅一周便发生坍塌,造成1死7伤。同时,一些水上乐园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,往往忽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按时进行检查,导致设备带病运行,安全风险隐患重重。例如,2025年7月19日,重庆万州威尼斯水上乐园因路灯线路绝缘层破损导致栏杆带电,造成1名游客触电、3人受惊吓。
二是运营管理存在缺陷。目前,许多水上乐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,或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,缺乏日常安全检查、设备维护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规范流程,导致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。例如,2024年1月,梅州市丰顺县消保中心接到消费者刘先生投诉称,其在汤坑镇某温泉水上乐园游玩时,因水上乐园在营业时间未配备安全员进行日常巡查,导致其在使用水上冲浪滑梯时意外摔伤。部分乐园为压缩成本,未按规定配备足额救生人员,且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,缺乏系统的培训,面对游客溺水等紧急状况时,无法迅速、准确地实施救援,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。如2020年隆回县澄水湾水上乐园事故中,事发时在岗救生员仅3名,未达到原配备标准的6名要求,且浅水池仅设置1个观察台,也远低于《湖南省公共游泳场所管理办法》应配备3个的规定,直接引发溺水儿童未能被及时发现。
三是项目设计存在缺陷。一些企业为追求利益,过度追求刺激体验,部分极限项目设计突破安全阈值,如安徽芜湖某乐园“海盗船”项目造浪机理论最大浪高为1.2米,实际却违规调至1.8米,导致游客粉碎性骨折,设备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脱节。此外,部分高风险项目设计未最大限度地考虑人体承担接受的能力,如体重超80公斤者参与垂直滑梯时,颈椎承受冲击力相当于被小汽车追尾(加速度达9.8m/s²),而今年7月5日杭州开元森泊水乐园事件中,“大喇叭”滑道虽公示45-90公斤体重限制,却允许4人总重340公斤(单人体重差异达55公斤)的组合参与,远超出流体力学安全设计标准直接引发皮筏重心失衡发生侧翻;尤为严重的是,该皮筏座圈设计为上下贯通的洞体结构,且底部非间接接触硬质滑道,既未配备安全带,也无缓冲气垫等保护措施,最后导致游客骶骨骨折。
一是筑牢制度防线。目前缺乏标准的水上游乐设施的品质衡量准则和技术规范,尽快出台水上游乐设施设计规范,明确设施的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使用、维护等所有的环节的要求,并向属地监管部门报备,从源头上保障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。修订完善水上乐园运营管理相关法规,进一步明确水上乐园开办的条件、审批流程、安全管理责任等内容,使水上乐园的运营管理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
二是加强设备监管。严格设施设备采购源头把控,要求水上乐园经营者必须采购具有质量合格证明、符合有关标准的游乐设施设备,并建立设备采购台账,记录设备的采购来源、型号、使用年数的限制等信息。强化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,督促水上乐园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,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、内容和责任人。定期对设施设备做全面检查、维修和保养,按时换老化、损坏的部件,确保设施设备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三是强化运营管理。指导水上乐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,包括安全检查制度、游客安全须知、应急预案等。督促水上乐园加强人员管理,合理配备员工数量,并定期组织并且开展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,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。同时,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,通过多种方式向游客宣传需要注意的几点,引导游客遵守园内规定,文明、安全游玩。在,应建立“先行赔付”制度,参考德国《游乐设施事故快速赔偿条例》设立伤害鉴定绿色通道,由保险公司在48小时内垫付医疗费用,切实保障好游客的合法权益。
,乐鱼官网入口下载